2025-1022
2025-910
2025-811
2025-79
2025-623
纳米颗粒跟踪分析(NTA)技术:外泌体表征的重要技术手段一、外泌体简介在复杂的生物系统中,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及功能表达均依赖于一类特殊的载体——外泌体。外泌体作为细胞外囊泡中重要的亚群,是直径约30-150纳米的膜性囊泡,其内部携载着蛋白质、核酸、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,在细胞间通讯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(图1)。研究表明,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、诱导免疫抑制微环境等途径支持肿瘤进展;神经元分泌的外泌体则参与神经信号传导调控及突触可塑性维持。这些研究的实现,均...
查看更多
2025-623
工程化外泌体双引擎:从293细胞平台到MSC修复使者的跨领域应用外泌体是直径30-150nm的膜性囊泡,承载母体细胞的蛋白质、核酸、脂质等生物分子,介导细胞间通讯。其天然生物相容性、跨屏障能力及可修饰性,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。工程化外泌体通过基因编辑、表面修饰、载荷包载等技术,赋予其靶向递送、功能强化等特性,突破天然外泌体的功能局限,在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精准调控潜力。一、293外泌体与MSC外泌体简介293外泌体:源于永生化人胚胎肾细胞系,其中以HEK293T细胞为典型代...
查看更多
2025-612
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、材料科学、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,其粒径、浓度及分布特性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应用效果。传统的纳米颗粒表征技术(如动态光散射DLS、电子显微镜TEM)存在一定局限性,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(NanoparticleTrackingAnalysis,NTA)作为一种新兴的单颗粒分析技术,能够实时、高分辨率地测量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浓度,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。本文将详细介绍NTA的工作原理、技术优势、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。1.nta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概述NTA是一种基...
查看更多
2025-515
在纳米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已成为材料科学、生物医学、环境科学等众多领域分析工具。它能够精确测量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,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特性的关键数据。一、工作原理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主要基于动态光散射(DLS)和电泳光散射(ELS)原理进行工作。动态光散射技术用于测量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。当一束激光照射在纳米颗粒悬浮液中时,颗粒会因布朗运动而发生随机移动,导致散射光的强度随时间变化。通过分析这种光强波动,可以计算出颗粒的扩散系数,进...
查看更多